专利摘要:
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分别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上旋转连接有连通出风口的送风部件,还包括红外摄像传感装置,用于采集用户数量、位置和距离的数据信息;控制器,用于根据用户数量和位置的数据信息控制送风部件的旋转区间,根据用户数量和距离的数据信息控制风机的风速风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送风装置可实现旋转均匀出风,能够将净化过的空气及时送到用户处,使用户能及时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时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
公开号:CN214332940U
申请号:CN202022844341.0U
申请日:2020-12-0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运发;苏腾飞;刘梦茹;周文通;段聪聪;佘帅征
申请人: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IPC主号:F24F7-003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n0002]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对生活的质量要求愈发看重,对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空气净化产品;目前现有空气消毒机的出风方式非常单一,出风方式为向上直吹,这样经过空气消毒机处理后的空气不会很快的扩散开,甚至有很多处理后的空气落下后被消毒机重新吸入多次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消毒机工作的效率,导致整个屋子的空气都经过消毒机的处理过程时间很长;且有时候用户在房屋中所处位置往往不是一直固定不动,可能出现几个用户在房间中位置一直在移动的情况;故用户只有在消毒机旁边时才可以马上呼吸到刚处理过的空气,在移动到其他位置后就不能有这种体验。
[n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以解决送风装置出风不均匀,处理净化的效率低,用户不能及时呼吸到净化后的空气的技术问题。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送风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n0005] 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分别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上旋转连接有连通出风口的送风部件,还包括:
[n0006] 红外摄像传感装置,用于采集用户数量、位置和距离的数据信息;
[n0007] 控制器,用于控制送风部件的旋转启停,根据用户数量和位置的数据信息控制送风部件的旋转区间,根据用户数量和距离的数据信息控制风机的风速风量。
[n0008]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n0009] 当用户数量大于一人时,送风部件的旋转区间为第一个用户与壳体的位置连线和最后一个用户与壳体的位置连线形成的角度区间;
[n0010] 当用户数量为一人时,控制送风部件旋转至用户当前的位置进行定向送风;
[n0011] 当未采集到用户数量时,控制送风部件根据初始位置进行定向送风。
[n0012]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n0013] 对近距离的用户减小风速风量,对远距离的用户加大风速风量。
[n0014]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n0015] 当送风部件旋转至壳体与用户的位置连线两边增减2°~6°的范围时,对风速风量进行调整;
[n0016] 当未采集到用户数量时,控制风机以初始的风速风量恒定运行。
[n0017]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n0018] 通过实时调整风机的瞬时功率改变风速风量,风机的瞬时功率通过以下公式调整:P2=D+A;
[n0019] 其中,P为风机功率,D为用户与送风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A为修正系数。
[n0020] 进一步,所述红外摄像传感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红外摄像传感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红外摄像传感装置均位于出风口下方15cm-40cm处的同一水平面上。
[n0021]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轴承,所述送风部件的底端伸入壳体内并穿过轴承的内圈,所述送风部件的底端连接有齿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和齿条相互啮合,从而电机驱动送风部件旋转。
[n002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送风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可实现旋转均匀出风,能够将净化过的空气及时送到用户处,使用户能及时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时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
[n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的出风控制流程示意图;
[n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部件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和送风部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中标记说明:1、壳体;2、出风口;3、送风部件;4、送风口;5、红外摄像传感装置。
[n0028]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送风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n0029] 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可以是消毒机、空气净化器、空调、风扇等,现以消毒机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滤网、驱动电机和风机等组件,壳体1的底部开设进风口,壳体1的顶部开设出风口2,出风口2的上方设置有送风部件3,送风部件3的底端旋转连接在壳体1的顶壁上,从而送风部件3可围绕消毒机壳体1的中轴线自由旋转,送风部件3的底端开口包围出风口2,送风部件3和壳体1之间可以通过一个深沟球轴承作为旋转连接装置,轴承设置在壳体1内部,送风部件3的底端由壳体1的顶壁伸入壳体1内并穿过轴承的内圈,送风部件3的底端连接有齿条,电机设置在壳体1的内顶壁上,电机的电机轴向下延伸,电机轴的底端连接有齿轮,齿轮和齿条相互啮合,从而电机驱动送风部件3和轴承旋转。
[n0030] 壳体1的顶壁上也可以开设导向槽,送风部件3的底端伸入导向槽内旋转,送风部件3的顶端开设有送风口4,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作为优选,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至少设置有三个,最佳为四个,四个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分别设置在壳体1外侧壁的四个面上,且所有的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均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壳体1相邻的两个侧壁面上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的位置相互对称,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的安装高度位于出风口2下方的15cm-40cm处,壳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控制器。
[n0031] 在消毒机打开后,电机开始运转,电机带动风叶旋转,消毒机的内部产生负压,空气在负压作用下由消毒机底端的进风口被吸入至消毒机内部,经过层层过滤网的作用对空气产生净化,再经由消毒机顶端的出风口和送风部件3吹出,最终达到合乎标准的空气质量,送风部件3旋转送风到用户附近,如此循环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n0032] 本实用新型消毒机的出风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n0033] S1、在消毒机通电开机的同时,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会同步开启,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采集用户的图像信息,将用户的图像信息输出至控制器;
[n0034] 在此过程中,用户的图像信息包括用户的数量、位置和距离,其中用户的数量至少为一人,用户的位置是指用户与壳体1之间的最短距离连线所到达壳体1上的位置,用户的距离是指用户到达壳体1之间的最短距离。
[n0035] S2、控制器获取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采集的用户信息数据,根据用户信息数据控制送风部件3的旋转区间和风机的工作功率;
[n0036] 在此过程中,通过送风部件3的旋转区间来实现送风范围,保证送风部件3在每次旋转过程中的出风都能够覆盖屋内所有用户,当送风部件3旋转到第一个用户与壳体1的位置连线时,送风口4开始输送经过净化的空气;
[n0037] 当用户数量大于一人时,送风部件3的旋转区间为第一个用户与壳体1的位置连线和最后一个用户与壳体1的位置连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区间;
[n0038] 当用户数量为一人时,则送风部件3旋转至该用户的位置进行定向送风;
[n0039] 当室内无人时,则根据送风部件3的初始位置进行定向送风;
[n0040] 为实现均匀送风,通过以下公式实时调整风机的瞬时功率:P2=D+A,其中,P代表风机的工作功率,D代表用户与壳体1之间的最短距离,A代表修正系数(修正系数是根据实验后的统计数据进行拟合的方程曲线,然后得到的修正系数范围,即风机的瞬时功率值以实验测试结果为准,前期所给出的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不匹配,故需要增加修正值以修正);
[n0041] 当送风部件3旋转至壳体1与用户的位置连线左右±2°~±6°时,对风机的瞬时功率进行调整,对近距离的用户减小功率,对远距离的用户加大功率,从而使位于不同距离的用户或同一用户在位于不同距离时,所感受到的送风速度和送风风量是一样的效果;
[n0042] 当室内无人时,则风机以初始功率恒定运行。
[n004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送风装置可实现旋转均匀出风,能够将净化过的空气及时送到用户处,使用户能及时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时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
[n0044]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分别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2),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旋转连接有连通出风口(2)的送风部件(3),还包括:
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用于采集用户数量、位置和距离的数据信息;
控制器,用于控制送风部件(3)的旋转启停,根据用户数量和位置的数据信息控制送风部件(3)的旋转区间,根据用户数量和距离的数据信息控制风机的风速风量。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当用户数量大于一人时,送风部件(3)的旋转区间为第一个用户与壳体(1)的位置连线和最后一个用户与壳体(1)的位置连线形成的角度区间;
当用户数量为一人时,控制送风部件(3)旋转至用户当前的位置进行定向送风;
当未采集到用户数量时,控制送风部件(3)根据初始位置进行定向送风。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对近距离的用户减小风速风量,对远距离的用户加大风速风量。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当送风部件(3)旋转至壳体(1)与用户的位置连线两边增减2°~6°的范围时,对风速风量进行调整;
当未采集到用户数量时,控制风机以初始的风速风量恒定运行。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通过实时调整风机的瞬时功率改变风速风量,风机的瞬时功率通过以下公式调整:P2=D+A;
其中,P为风机功率,D为用户与送风装置之间的最短距离,A为修正系数。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红外摄像传感装置(5)均位于出风口(2)下方15cm-40cm处的同一水平面上。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轴承,所述送风部件(3)的底端伸入壳体(1)内并穿过轴承的内圈,所述送风部件(3)的底端连接有齿条,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和齿条相互啮合,从而电机驱动送风部件(3)旋转。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5174563U|2016-04-20|一种带制氧功能的空气调节器
CN105003964B|2017-09-29|具有换新风和净化功能的空调
CN104949206B|2017-08-25|具有换新风和净化功能的空气质量调节方法
WO2018023944A1|2018-02-08|活力空气机
CN206320874U|2017-07-11|风管灭菌机
CN203657130U|2014-06-18|一种加湿装置
CN103398441A|2013-11-20|新风净化装置
CN106016675A|2016-10-12|空气净化器
CN211177207U|2020-08-04|一种带有自动加湿雾化装置的雾霾空气净化器
CN214332940U|2021-10-01|一种送风装置
CN106801915A|2017-06-06|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器
CN205505206U|2016-08-24|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器
CN2621050Y|2004-06-23|空气杀菌净化器
CN112432280A|2021-03-02|一种送风装置及其出风控制方法
CN1164900C|2004-09-01|具有温度和速度脉动效应的空调送风装置
CN105546633A|2016-05-04|一种嵌入式有氧净化装置
CN205425196U|2016-08-03|一种双风轮空气净化加湿一体机
CN111795459A|2020-10-20|一种空气净化用室内加湿器
CN209131087U|2019-07-19|一种带混风净化的智能化新风系统
CN205941047U|2017-02-08|多功能医用病理取材工作台装置
CN205448162U|2016-08-10|一种自然送排风系统
CN205606761U|2016-09-28|一种移动式空气杀菌净化装置
CN205919465U|2017-02-01|一种性能稳定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06257742U|2017-06-16|一种室内健康环境系统
CN208042382U|2018-11-02|一种柜式空气净化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44341.0U|CN214332940U|2020-12-01|2020-12-01|一种送风装置|CN202022844341.0U| CN214332940U|2020-12-01|2020-12-01|一种送风装置|
[返回顶部]